背景:
阅读新闻
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《环境保护概论》考试大纲
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《环境保护概论》一、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环境科学、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,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,重点阐述水体环境、大气环境、土壤环境、生物环境、物理等环境的自然特征以及污染的产生、发展和危害,使学生了解各种污染环境的控制和治理措施,理解人口与环境、能源与环境、资源与环境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,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。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、环境工程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,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“引”与“导”的作用,“引”是引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兴趣,“导”是导向环境科学分支领域的学习,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,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,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。 二、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 绪论掌握:环境含义、环境问题、环境科学研究理解:在掌握“环境”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,理解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。第二章 生态环境掌握:生态系统概念、生态系统的组成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:生态系统平衡的机制、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第三章 大气环境掌握:大气的成分、大气的分层、对流层的特点、大气污染物含义、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理解: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、大气污染控制标准第四章 水体环境掌握:水资源利用与保护、水危机产生的原因、水体污染概念和类型、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指标、富营养化的含义及危害、水体自净理解:在认识地球上水的形成、分布和循环的基础上,从水资源、水灾害和水污染三个方面认识人与水的关系,通过分析影响水污染的主要因素,理解水污染防治的途径、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水质标准第五章 土壤环境掌握: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、土壤污染源、土壤自然净化过程、土壤污染的危害理解:土壤背景值、土壤环境容量、土壤污染的治理第六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掌握:固体废物概念、危险固体废物概念、固体废物的分类理解: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、城市垃圾的利用与治理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与环境掌握:噪声的特征、噪声源分类、放射性污染源、电磁辐射源、光污染源、热污染源理解:噪声的控制、噪声标准、放射性污染的控制、电磁辐射的防护、光污染的防护、热污染的控制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掌握: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及特点;酸雨的概念及酸雨的形成;臭氧层破坏的原因;温室效应概念、温室气体概念;荒漠化的形成原因;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组成、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;海洋污染的现状理解:我国酸雨的主要特点、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对策、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、荒漠化的防治对策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、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第九章 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掌握:环境质量含义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、环境规划的原则理解:开展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规划的作用和意义、环保相关法律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掌握:可持续发展含义和原则、能源的含义及种类、资源的含义、低碳经济含义理解: 1) 人口剧增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和影响,理解影响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的自然、社会、经济、技术和环境因素,认识将来的人口变化趋势; 2) 我国能源使用情况和发展前景,“节能减排”主要措施; 3) 我国土地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; 4) 通过制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,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; 5) 环境伦理和环境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。 三、试卷题型 1、名词解释(15%) 2、选择题(20%) 3、填空题(15%) 4、分析计算题(10%) 5、论述题(40%)四、考试用书采用刘培桐主编的《环境学概论》(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)作为本课程的考试参考用书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,建议根据需要,参考相关教材,如: 1、左玉辉.《环境学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3。 2、钱易,唐孝炎.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》(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),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。 3、杨志峰.《环境科学概论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。 4、何强、井文涌.《环境科学导论》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,1994。 5、盛连喜.《现代环境科学导论》,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,2002。 《环境保护概论》一、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环境科学、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,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,重点阐述水体环境、大气环境、土壤环境、生物环境、物理等环境的自然特征以及污染的产生、发展和危害,使学生了解各种污染环境的控制和治理措施,理解人口与环境、能源与环境、资源与环境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,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。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、环境工程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,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“引”与“导”的作用,“引”是引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兴趣,“导”是导向环境科学分支领域的学习,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,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,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。 二、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 绪论掌握:环境含义、环境问题、环境科学研究理解:在掌握“环境”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,理解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。第二章 生态环境掌握:生态系统概念、生态系统的组成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:生态系统平衡的机制、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第三章 大气环境掌握:大气的成分、大气的分层、对流层的特点、大气污染物含义、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理解: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、大气污染控制标准第四章 水体环境掌握:水资源利用与保护、水危机产生的原因、水体污染概念和类型、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指标、富营养化的含义及危害、水体自净理解:在认识地球上水的形成、分布和循环的基础上,从水资源、水灾害和水污染三个方面认识人与水的关系,通过分析影响水污染的主要因素,理解水污染防治的途径、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水质标准第五章 土壤环境掌握: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、土壤污染源、土壤自然净化过程、土壤污染的危害理解:土壤背景值、土壤环境容量、土壤污染的治理第六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掌握:固体废物概念、危险固体废物概念、固体废物的分类理解: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、城市垃圾的利用与治理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与环境掌握:噪声的特征、噪声源分类、放射性污染源、电磁辐射源、光污染源、热污染源理解:噪声的控制、噪声标准、放射性污染的控制、电磁辐射的防护、光污染的防护、热污染的控制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掌握: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及特点;酸雨的概念及酸雨的形成;臭氧层破坏的原因;温室效应概念、温室气体概念;荒漠化的形成原因;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组成、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;海洋污染的现状理解:我国酸雨的主要特点、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对策、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、荒漠化的防治对策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、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第九章 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掌握:环境质量含义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、环境规划的原则理解:开展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规划的作用和意义、环保相关法律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掌握:可持续发展含义和原则、能源的含义及种类、资源的含义、低碳经济含义理解: 1) 人口剧增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和影响,理解影响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的自然、社会、经济、技术和环境因素,认识将来的人口变化趋势; 2) 我国能源使用情况和发展前景,“节能减排”主要措施; 3) 我国土地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; 4) 通过制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,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; 5) 环境伦理和环境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。 三、试卷题型 1、名词解释(15%) 2、选择题(20%) 3、填空题(15%) 4、分析计算题(10%) 5、论述题(40%)四、考试用书采用刘培桐主编的《环境学概论》(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)作为本课程的考试参考用书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,建议根据需要,参考相关教材,如: 1、左玉辉.《环境学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3。 2、钱易,唐孝炎.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》(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),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。 3、杨志峰.《环境科学概论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。 4、何强、井文涌.《环境科学导论》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,1994。 5、盛连喜.《现代环境科学导论》,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,2002。
相关新闻
|
Digg排行
网站搜索
|